网约湘游·诗词湘景 | 文化高地定王台,这里是湖南图书馆事业的发祥地!

2020-04-23 阅读数 45364

微信图片_20200424165948.jpg

定王台是长沙的老牌地标了,不少人都在定王台书店买过书吧?今年2月25日,定王台书市也恢复营业。当天上午,在一楼入口前等候测温进场的商户和顾客排起长队,这里多年来都人气不减。

今天,我们要说的是定王台故址背后的故事。


定王台为汉景帝之子刘发所建。当时身处“南蛮之地”的刘发思母情切,但又相隔千山万水之遥,无奈之下只好派人运米去长安,再从长安运土回长沙,并选择城东的高地筑台,以便时刻登台遥望。刘发借定王台表达了自己的拳拳孝心,这在崇尚尊卑长幼的封建社会尤其为人称道和赞赏,两千多年来,它一直被墨客所颂扬,诗文歌赋,吟唱不绝。

微信图片_20200423114642.jpg

我们习惯称为“定王台”的地方是芙蓉区解放中路高架桥东侧的长沙市图书馆和它对面的书市一带,图书馆的台基尚能觅到“定王台”的一丝古迹。下图是长沙市图书馆的老馆,新馆位于滨江文化园,为年轻市民熟知,但老馆这儿可是湖南图书馆事业的发祥地!

微信图片_20200423114700.jpg

定王台的命运其实和它的主人有点相像,根据史料记载,到了宋代,定王台前面的定王庙已经废圮,取而代之的是长沙学宫。朱熹登临古台时就写下了《定王台》一诗。

南宋时期,寓居长沙的一些词人,在春秋佳节,都喜欢登临定王台吊古抒怀。淳熙十三年(1186),词人、音乐家姜夔流寓长沙,在长沙结识诗人、长沙别驾萧德藻,萧德藻对姜夔的才能大加赞赏,于是将自己的侄女许配给姜夔。同年趁着大好春光,两人同登定王台,姜夔作《一萼红》:

古城阴,有宫梅几许,红萼未宜簪。

池面冰胶,墙腰雪老,云意还又沉沉。

翠藤共闲穿径竹,渐笑语惊起卧沙禽。

野老林泉,故王台榭,呼唤登临。

南去北来何事?荡湘云楚水,目极伤心。

朱户黏鸡,全盘簇燕,空叹时序侵寻。

记曾共西楼雅集,想垂柳还袅万丝金。

待得归鞍到时,只怕春深。


宋代以后,定王台又经过了几次修葺,直到清末,定王台改设为湖南图书馆,1912年,毛泽东在这里度过了半年多的自学生涯。

如今的定王台,已经不见当年高台凝望的景象,但热闹繁华的“书市”,还有鳞次栉比的建筑,很多人听到它的名字也许只会隐约感受到一丝古意,但值得庆幸的是,现代长沙人却以另外一种方式继续守望着这块文化高地。最深刻的怀念就是把它揉进骨髓!

微信图片_20200423114743.jpg


出品:今日女报/旅行杂志/凤网

编辑:谭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