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湘游·诗词湘景 |你可知千百年前隐居诗人在张家界的神仙日子?(上篇)

2020-04-24 阅读数 23339

8d9c00aebe5eed8bd9b3cf00e96b47d4@100Q_680w

4月17日,今日女报/旅行记者前往张家界参加“湖南人游湖南”活动。伴着濛濛细雨游走在张家界的山水奇峰中,真是如诗如画。

记得,唐朝诗人王维曾在《桃源行》中用清丽的词句,将一幅宁静美好的世外桃源之境,定位在武陵源的山水之中。

今天的张家界,不再是当年舜帝流放异己时的蛮夷之地,不再是晚唐诗人周朴躲开世事的闭塞之地,亦不是唐宣宗避祸逃难的历练之地,她置身于湘西北的群山之中,盛名已为世人所知。

天门山, 隐居诗人的神仙日子

华亭参后最幽玄,一句能教万古传。

猿抱子归青嶂外,鸟衔花落碧崖前。

虽知物理无量际,却恐沧溟有尽年。

为抱五湖云外客,何妨来此老林泉。

——咏灵泉院

张家界市区南侧约8公里的天门山,被誉为张家界“山之魂”。天门山因绝壁之上生出一个南北洞穿的自然洞而得名,有泉水从上面飘散,落下点点梅花雨。

据说谁能张口接下48滴梅花雨,便可羽化成仙。天门洞口,经常能看到岩燕飞舞,山鹰回旋,云雾蒸腾。

这样的神仙幻境,自然从来都少不了诗人的身影。

李唐盛世,才子佳人无数。所以,一位诗人若是生于唐朝,是幸运也是不幸。

诗人周朴可以说是“苟活于乱世”,晚唐藩镇割据,藩王纷纷脱离唐王朝的统治,各自为政,周朴一直隐居在天门山灵泉院(现名天门山寺) ,砍柴种田读书,不问世事。在灵泉院的生活中,他过得像神仙一样快乐。他写了一首咏灵泉院的诗:

“华亭参后最幽玄,一句能教万古传。猿抱子归青嶂外,鸟衔花落碧崖前。虽知物理无量际,却恐沧溟有尽年。为抱五湖云外客,何妨来此老林泉。”

对他而言,世事纷扰,那只是“云外客”的烦恼,而他,陶然于这里的花香鸟语,清泉碧崖,也罢,也罢!

崇山,蛮夷地上演多少家国情仇

蛮烟荒雨自千秋,

夜邃空余鸟雀愁,

周赧不辞亡国恨,

却怜孤墓近驪兜。

——《赧王墓》


采访中,当地人向今日女报/旅行记者介绍,1200多年前,才华横溢的盛唐诗人王维宦游南国,此行是在受朝廷派遣到襄阳主持“南选”考试之后。时值唐玄宗治下的开元盛世,国泰民安,王维顺道游览向往已久的南国景致,好不惬意。

来到了古庸城旧地(现在的张家界由大庸市改名而来),诗人一改作山水田园诗的喜好,写了一首《赧王墓》绝句:“蛮烟荒雨自千秋,夜邃空余鸟雀愁,周赧不辞亡国恨,却怜孤墓近驪兜。”

崇山位于天门山西南。这是一座四围陡峭、其上宽平的厚实山体,主峰海拔1164.7米。 古时,此山位于“蛮中”,森林茂密,云雾缭绕,是典型的南蛮之地。

从诗中得知,当时的崇山仍然是一片蛮荒,赧王墓四周是苍莽深林,当发言为歌时,眼前所见令他不由得在历史与风景之中选择了前者,哀怜一朝天子在这鸟雀都觉愁苦的地方与驅兜为伴。

除了周赧王,王维将崇山列入行游计划或许还有一个理由,那就是满腔报国情怀的屈原。

崇山前面就是澧水,水上行几里,就到了大庸溪,溪边一块青石上刻着:古庸国遗址。

屈原曾为追随赤松子隐居遁世来到这里,留下了一地“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的叹谓。

咸池就是大庸溪的太极池,池水依旧清澈见底。大庸溪码头边的那棵巨大桑树,依旧枝叶茂盛,老远就看得见,那幅剪影正如一个伶仃老者在临水沉思。

诗人必然料不到,今人会跋山涉水,只为寻找那些未被开发的原始景致,越是“蛮荒”越得现代人的欢心。

此时的崇山正值秋末,层林尽染,游人在山间穿行,如在画中行走,凭古吊今,更添几分诗意。 


采写:今日女报/旅行记者 大侠

编辑:栖栖

717d62f3ee75afcc429849eb06937bb9@100Q_680w.png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