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怀化,感受英雄城市的激情岁月

2021-06-16 阅读数 41506

编者按: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史是最好的营养剂。今年,越来越多父母选择带孩子感受红色氛围,红色旅游成为很多家庭亲子游的首选。因此,今日女报/《旅行》杂志全媒体品牌栏目——“旅行帮帮团”特别推出系列报道“周末红色亲子游”。我们将和孩子一起,走进湖南的特色红色旅游景点,让更多家庭和孩子在缅怀革命先辈的光辉事迹中,洗礼思想,触动心灵,饮水思源,传承好红色基因。   

周末红色亲子游系列报道之二

去怀化,感受英雄城市的激情岁月

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冯晓雅

古城怀化,是一座见证抗战胜利的城市,是一座满溢着红色精神的城市。

英勇的向警予、忠诚的粟裕、无私的滕代远、不屈的大坡界八壮士……在中国革命重大历史时期,怀化发生了许多惊天动地的事件,演绎了无数可歌可泣的传奇,诞生了一批彪炳史册的人物,留下了许多独具特色的红色遗迹,形成了具有丰富内涵的红色文化。

这一次,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座英雄城市,感受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

 

image.png

转兵纪念馆:写进教科书的关键时刻

坐标:通道

“亲爱的学员们,欢迎您乘坐‘通道转兵号’红色专列……”在庆祝建党100周年之际,由怀化开往通道的“通道转兵号”红色专列开通了。自4月9日首发始至5月底,该趟列车共发送旅客2万余人次,成为当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网红”打卡专列。

由此,一段红色记忆再次被唤醒。

“中央红军在怀化‘通道转兵’后,初步扭转了红军长征以来的被动局面。”这是写进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教科书里的一句话,短短几十字,道尽红军长征所遇的艰难时刻。

走进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只要询问起“通道转兵”,这里的百姓无一不能给你讲述这段惊心动魄的往事。

1934年12月12日,经历了惨烈的湘江战役之后,中央红军翻越老山界,抵达通道县城。接下来,大部队要去往何处,前进路线应如何走,成为关乎中央红军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

生死存亡关头,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负责人召开紧急会议,决定中央红军接下来的战略行动方针。这便是著名的“通道会议”。

image.png


如今,通道转兵纪念馆已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县溪镇的这座红色建筑,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红军迷”前来打卡。

走进纪念馆入口,很容易便被侗族特色的建筑吸引了目光。一盏马灯、一担皮箩、一副担架……纪念馆里的一件件红军遗留的物品,藏着一个个鲜活的红色故事,让人敬佩、感叹。

在怀化市发布的4条精品红色旅游线路中,通道转兵纪念馆和红军长征经过的通道芋头古侗寨景区、通道皇都侗文化村景区,以及洪江市黔阳古城景区、洪江古商城景区(小红军博物馆)、会同粟裕故里景区、靖州飞山景区等被纳入了长征精神传承之旅的名单。 

 

 image.png

受降纪念馆:直面抗战胜利的喜悦

坐标:芷江

“八年烽火起卢沟,一纸降书落芷江。”芷江侗族自治县,因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是兵家必争之地,在这里,抗战胜利的号角传唱不息。

1945年8月21日,侵华日军副总参谋长今井武夫作为投降使节,在芷江与中国受降代表商定日军向中国军民投降的所有事宜,并在日本投降时注意事项备忘录上签字,史称“芷江受降”。历时十四年的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就此划上句号,芷江因此以“抗战胜利受降之城”而闻名中外。

“终于看到日本投降代表在芷江打上白旗,向中国人民投降,芷江县城张灯结彩,许多战士将他们的收音机抬到大街上,一起收听日本投降的广播。”在芷江受降纪念馆馆长吴建宏的娓娓讲述中,当年抗战胜利的喜悦之情历历在目。

推开受降纪念馆的大门,带着历史厚重感的“受降纪念坊”映入眼帘。偌大的广场上,看似颇为单薄的纪念坊凭空独立,一个“血”字造型,仿佛承载着当年四万万同胞用血泪书写的历史,游客们都不由得敛容肃立。

夜幕下,舞水河畔的龙津风雨桥灯火辉煌,有玩了一天的小朋友争抢介绍:“我知道龙津风雨桥,日军空投炸弹的轰炸都没炸毁它呢!” 

 

image.png

雪峰山景区:云端之上藏着红军走过的路

坐标:溆浦

2016年,沪昆高铁建成通车,直接穿越雪峰山核心景区,红军长征走过的这条线路逐渐为人所知。

1935年12月11日,由贺龙、任弼时、关向应、萧克、王震等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红二、六军团沿着崎岖的山间小道,由雪峰山东麓的溆浦穿岩山、太阳山向隆回的虎形山、望云山进发,其中一部分红军就是沿着雪峰山一条狭小“红色小道”到达小沙江,最后在金石桥安营扎寨,进行休整。

纪律严明、为民着想的红军很快便跟当地老百姓打成了一片,老百姓为红军带路、供应食宿、安置伤病员、提供后勤保障……雪峰山上,记录了浓浓的军民鱼水情。据记载,长征期间,溆浦和隆回两县有4000余人参加红军。

如今,“重走红军路”活动也在这片云端之地上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2020年3月,“徒步雪峰山 重走红军路”主题活动在溆浦县穿岩山景区火热开展。2020年11月,由湖南省体育局主办的“走红军走过的路”徒步穿越系列活动也在该景区开展,参与者甚众。不少徒步爱好者称:“这一路,经历了红军桥,走过了红军亭,感觉全身都充满了力气。”

image.png

溆浦县向警予同志生平事迹陈列室也迎来了众多参观者。向警予是中国共产党唯一的女创始人。“没有警予奶奶等革命先烈的奋斗牺牲,哪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来自娄底的一名游客一边参观一边教育儿子,这番话让解说员难以忘怀。

 


湘西剿匪胜利纪念园:每年参观群众10万余人次

坐标:辰

     “湘西无处不山,无山不洞,无洞不匪。”上世纪四五十年代,辰溪县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史料记载,辰溪匪患由来已久,从明末至国民党统治时期,辰溪股匪恶性膨胀多达上万人。

      1949年,留守湘西的中国人民解放军140师418团奉命驻辰剿匪。1952年,辰溪县修建“剿匪胜利纪念堂”,湘西剿匪胜利大会在此召开,这是我国目前唯一一个纪念湘西剿匪取得胜利的红色革命建筑。同时,为纪念在湘西剿匪战斗中牺牲的革命烈士,辰溪当地将一所公园更名为“湘西剿匪胜利纪念园”。

   image.png

       如今,在辰溪县湘西剿匪胜利纪念园内的湘西剿匪史料陈列馆中,还能看到因畏惧匪患流离失所的群众图片,以及解放军使用过的枪炮,郑波将军《我在湘西剿匪》手稿……150多件珍贵文物、实物,500余幅珍贵图片,1000万文史档案及书籍资料,默默讲述着当年那气吞山河的故事。

        2005年,纪念园被纳入湖南省红色旅游五条精品线路中。2012年,湘西剿匪史料陈列馆被湖南省委宣传部批准为集文物保护、文化产业、旅游休闲和革命传统教育于一体的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21年,纪念园被选为湖南省就近就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现场教学推荐场地。

如今,每年到湘西剿匪史料陈列馆参观的群众达10万余人次。

 

编辑:凤网唐天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