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色湖南 | 包罗万象,博物院里上演奇妙的“古今大战”

2022-11-18 阅读数 44646

编者按:中共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庆伟在“中国这十年·湖南”新闻发布会上,用“古色”“红色”“绿色”“夜色”这四色介绍了湖南的文旅资源。

湖南“古色”厚重,“古道圣土”“屈贾之乡” “潇湘洙泗”彰显深厚文气;湖南“红色”炽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英雄壮歌口耳相传;湖南更是“绿色”盎然,“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的美名闻名遐迩;当然,湖南还有“夜色”亮丽,“夜观光”“夜文娱”“夜美食”“夜购物”带给人们独特的快乐体验。

2022年11月19日,首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即将启幕,这次,跟着今日女报/旅行杂志记者的脚步,我们一起去发现湖南的“四色”美景吧!

 

今日女报/凤网讯(记者 赵晗菁)“‘亮’在‘古色’更浓”,翻开湖南文旅这十年的画卷,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传承跃然而出,湖南更是成为全国十大文物大省之一,拥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5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39处、传统村落658处。目光所及,足迹所至,皆为古色。

掌管珍宝也吐纳朝气的博物馆,蕴藏春秋也走过冬夏的古城镇,揭秘亘古也展望新生的古遗址……我们回溯历史,顺着这些绵延不断的文脉,惊喜地发现,这些湖南“古色”中藏着不少“生机”。

G1-1.png 

作为一座城内在底蕴汇聚之源,博物馆已从最基础的修复展示文物,一举成为掀起“文博热”的旅游“新宠”。

见证华夏文明多源头格局的湖南博物院,沉心钻研只为其一的专门性博物馆,刻画自身地域色彩的地方博物馆,谁说历史兴衰荣辱,到头只剩史书泛黄?且看怀拥热忱之心的文博人,究竟是如何让“老物件”在时代与历史的碰撞下,促生出“新思潮”。

 

守护古珍,缔造新生

“我们是一个年轻的节目,我们究竟有多年轻?”“上下五千年!”

随着《国家宝藏》的播出,文博热潮以铺天盖地之势席卷全国,各地博物馆成为旅游中热门打卡地。坐拥18万馆藏的湖南博物院(编者注:湖南省博物馆2022年7月正式更名湖南博物院)也在《国家宝藏》中亮相,并拿出皿方罍、T形帛画、长沙窑三件具有代表意义的文物,通过演绎前世故事,讲解今生传奇,为众人展现国家宝藏的绰约多姿。

自1956年建成开馆,湖南博物院经历了马王堆汉墓挖掘、扩建改革工程,但在大部分人眼中依然仅是一个修复、展示文物的尘封地,似乎与现代旅游这个词毫无关联。

据湖南博物院2015年度工作报告显示,全年共计接待游客261万人次。2016年,湖南博物院提出《五年发展规划》,闭馆沉修,再造骨骼。2017年,以崭新面貌示人的湘博,一举收获1000多万的微博关注数,聚焦全社会目光。

G1-2.png 

湖南博物院是如何“浴火重生”的?归根结底,都在一个“变”字。

湖南博物院院长段晓明将“变”具体为“全、富、美”三方面。“全”是指全面创新的文创体验,卡通藏品抱枕、立体文物书签、仿T形帛画纱巾……这些充满创意与湘博特色的产品在展馆文创商店中集中售卖,新增的VR历史体验中心、文博餐厅,更是从视、听、嗅、味、触全方位打造博物馆立体文化空间。

“富”是指更为丰富的文物展品。“湖南博物院不仅在面积上翻新扩大,文物展品也更为丰富了。”70多岁高龄的易复刚是湖南博物院名气响亮的金牌志愿者,他介绍道,“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展出的文物中有40%是新展出,“湖南人——三湘历史文化陈列”展出的文物中有90%此前未展出过,合计约有4000余件(套)文物是首次面向世人。朱红菱纹罗为面料的丝绵袍、皿方罍,还有始建于清代嘉庆年间的“唐家大宅”,完整的结构、古朴的造型,尽展清代建筑之姿。

“美”则指贯穿整个湖南博物院的布局设计。时尚大气的外观,宏伟敞亮的内景,还有以1:1比例贯穿三层楼还原设计的马王堆墓坑,运用3D投影展示的墓坑壁上,龙腾跃于云气,凤凰栖于扶桑,舞女凌空飞越,蟾蜍玉兔奔腾。

除了打造精美展馆外,湖南博物院也在2020年推出了的“互联网+中华文明”数字体验展,以“文物时空漫游”为主题,将文物从学术研究领域带到了数字化体验领域,共同呈现近百件文物。国宝所展现出的独特魅力,再一次将文博创新从简单的馆内展示延伸至互联网,使博物馆这座有形的“墙”被打破,人们更多是通过互联网新形式认识到一个缔造新生的博物馆。

如今,“为一座博物馆赴一座城”已成为旅游热潮,在近几年国庆假期湖南热门景区排行中,“湖南省博物馆”排在热度榜首。今年的中秋、国庆假期,湖南博物院每日人流量稳定破万,来馆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共同感受文博热为旅游带来的盎然生机。

 

寻古论今,畅快云游

今年4月,湖南省地质博物馆恢复开放。在馆内,不少市民戴着口罩安静参观。

G1-3.png 

“此前因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要求,省地质博物馆临时闭馆。现在恢复开放,来馆参观的人络绎不绝!”钟琦是湖南省地质博物馆副馆长,受“文博热”触动,2017年湖南省地质博物馆便决定对场馆进行提质升级。钟琦思考着该如何利用难得可贵的“文博热”激发新一代青少年的博物馆兴趣,“从收藏、展览到教育,我认为博物馆的功能是逐步提升的。”钟琦发现,省地质博物馆自开馆以来,很少有由博物馆主导的宣教活动,为此,她决定利用地质博物馆特殊的文博性,开展“走进恐龙世界”系列活动,让青少年能够与“恐龙”交流互动,提高学习兴趣,培养科学思维。

在省地质博物馆独有的宝石展厅中,钟琦则另辟蹊径,在展品中加入了人为加工过的宝石首饰,与宝石原材料一同展出,如此“今”与“古”的对比,带着具有冲突感的色彩,刺激着公众的眼球。

不仅如此,钟琦还带领团队精心策划一系列大型科普活动:“拯救芙蓉龙”儿童科普剧、全国自然资源科普讲解大赛……文旅融合发展,“地博热”出圈了,不少外地游客纷至沓来,湖南省地质博物馆从一个鲜为人知的“高冷范儿”,一跃成为市民争相前往的“网红打卡点”。

G1-4.png 

“五溪,怀化之溪流……”清澈的女声从手机里传出,随着不断变化的馆内场景,这是怀化博物馆今年推出的“云上之旅”主题活动。

怀化博物馆陈列部部长覃思捷早在2020年就计划通过数字化平台,打造线上博物馆。让市民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可以通过手机“对话”馆中7800年前的凤鸟,探寻它的神迹;携同屈子“云观”龙舟争流,揽楚地风情;还能在那沅水汤汤,吼不完的纤夫号子,聆听烟雨洪江中那凄迷的爱情故事……

“云上之旅”主题活动一经推广,受到市民朋友一致好评。不少人留言:在手机里看数字文物很便捷,但还想去现场“一探真容”,近距离地欣赏文物。如此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让博物馆在推动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变得多元化

除了博物馆在文旅事业发展中提供重要精神输出,像钟琦、覃思捷这样的优秀女性,也在其中发挥着锦上添花的推动作用。每一座博物馆都是民族文化基因的宝库,受万众共赏,堪与日月争辉,博物馆是文物的储存地,也是文博的发祥地;是历史的基因库,也是现代与古代衔接的关卡,更是推动一个地区文旅发展的重要载体。


编辑:赵晗菁

二审:陈寒冰

三审:邓魏


相关推荐